手机版
1 2 3 4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卫茂平:翻译就该“抠字眼”

发布时间:2016-12-23 17:38  点击:

卫茂平,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身为高校德语老师,他几十年来潜心翻译,已出版译著三十余部,同时在中德文学交流史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对于经典翻译名作,他曾多次指出谬误;对于当今译坛之流弊,他更是饱含忧虑。在中国翻译研究院成立之际,中国网对卫茂平就翻译的原则和难点进行了专访。他以自己多年翻译的经验为例进行了讲解,也提出了对于翻译界发展的殷切希望。 卫茂平接受中国网采访,讲述个人翻译经历的趣事
 
卫茂平接受中国网采访,讲述个人翻译经历的趣事
 
中国网:卫老师,您能否回忆一下,您最初是如何走上翻译道路的?
 
卫茂平:我认为作为外语老师,除了教学以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翻译。在民国时期,有不少的作家从事翻译工作,例如茅盾、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等等,他们中文文笔优美,又懂外语,留下了很多译著;建国以后,外国文学的译介,主要依靠高校外语教师和一些社科院的研究人员,从事翻译的作家则越来越少。我个人一直把翻译当作工作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可以介绍德语文学, 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提升。
 
您还记得第一部发表的译作是哪本书吗?
 
我记不太清了,可能是少儿文学类的,我记得90年代初翻译过4、5本科幻小说(在国内科幻小说被归类为少儿文学类),对于我而言,也算是一种练笔吧。我最早翻译的纯文学作品是歌德的“维特”,应该是94年吧。一开始接这个任务的时候很犹豫,因为之前有多种“维特”的译本,译者从郭沫若开始都是大家。当时我将书名《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少年”二字改为“青年”。这里面有个故事,当时我跟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说,同意我改我就翻译,否则作罢;出版社当时同意了。不想,书出版了,还是“少年”。编辑解释说,社领导担心书名叫做《青年维特之烦恼》卖不掉,影响经济效益。不过,96年再版的时候,书最终以《青年维特之烦恼》的名字问世了。为什么要译作“青年”?我后来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解释:“少年”在五四时期有年轻人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最多是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维特是一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至少是二十上下的年纪,他是一个成熟的、有丰富社会阅历的青年。再译作“少年”一方面不符合主人公的身份,另一方面有碍读者对于此书的理解。书中的一个情节,很多人都会忽视:维特在冬天的田野上遇到一个年轻人,遍地寻找鲜花献给他的“女王”。原来这个年轻人曾是女主人公绿蒂父亲的秘书,由于暗恋绿蒂遭到了解雇,后来他疯了。另有一个情节:维特结识了一个年轻的农民,他爱上了村里的一个寡妇不能自拔,但是寡妇家里人要把她嫁给有钱人,于是这个农民为此杀人。在这部书中,算上最后自杀的维特,两死一疯,那歌德这样的安排究竟想表达什么?很少人去考虑。“少年”可能会让人很肤浅的联想到“男女之爱”、“情窦初开”这些意象,我看来实则不然,背后还有更深刻的道理。“少年”不改,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很有意思的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一位老德语编辑胡其鼎,他曾为湖南文艺出版社翻译过这本书,也想改书名为“青年”,出书时还是改成了“少年”,出版社说了一段话以示歉意:改成“青年”恐怕难卖,“影响出版社百十人的生计”。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作家表示应译作“青年”,只是没有正式出版,但是郭沫若的译本影响力太大,以致始终改不过来。我目前收集“维特”的译本至少有二十几种,均做“少年”。我并不敢奢望将所有的版本都改做青年,只是想指出这个问题。也许几十年后还有人会重新意识到这个问题,会把这个名字改过来吧。
 
您在翻译中遇到过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难题还是很多的,汉语和西方拉丁语系统的语言差别太大,有些表达难于转换,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翻译过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惨败》,原文是匈牙利语,我从德文译本译入,因其成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德语译本的传播。我翻书这些年,自己的语言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可以讲,如果书中有我看不懂的地方,原作者本人往往也很难讲清楚。在凯尔泰斯的书中有这样一个词叫“奥格旅次”(Oglütz),在上下文中看来是一句骂人话。做翻译都知道,骂人话往往比较难以翻译出它的意思,但我还是想弄清这个词在源语中究竟是什么含义,结果遍查字典不得其解。后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遇见了一位匈牙利的日耳曼语言学家,便上前讨教,结果他也不认识。我还辗转托人向原作者请教,没有收到回复,最后只能音译加注。有位德国的汉学家,其名我不想提及。他代表一种观念,反对译文加注,他认为总有办法进行转译,但是我认为这里只能这样处理。再如,我曾翻译过德国书业和平奖获得者马丁•瓦尔泽的《迸涌的流泉》。有人看到我的翻译,说第一句就看不懂,还有人拿着书去向作者本人请教。我的译文是这样的,“只要某事是这样,它就不是将会这样的事。”在这里,原文用了第二虚拟式,一方面,汉语里没有虚拟式,将德语的时态转换过来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我在翻译的时候就考虑,作者本身就想给读者制造难题。和很多现实主义作家不同,很多现代派作家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他们有时不想让读者轻易明白书中隐含的意思,让阅读变得不再顺畅,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可是读者有另一种诉求,他们希望一眼看懂,否则他们就会认为翻译有问题。那译者该怎么办?是将作者潜在的意思表达出来,还是把作者本就想制造的困难留给读者呢?关于翻译的原则,讨论起来是个无边无际的问题。作为大学的外语老师,我本人相对于倾向于忠实原文。我不会按照我的理解将作者的意思显化。作者选择绕圈子,那我和他一起绕。因为这毕竟是翻译,不是再创作。我们看到有的译文翻译得很美,却和原文相去甚远,我会认为他是再创作。
 
您在所著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有一段提到马彦祥先生的翻译理论,说“翻译甚至难于创作,创作可以自己发挥,但是翻译需要反复斟酌,并且还有时空的差异。”您怎么看待这句话?
 
我同意他的观点。我们不能把翻译的外延无限扩大,不然人人都可以做翻译。如果你进行了创作或是编译,就应该原原本本的注明,不要让读者误以为那是作者的原意。我个人主张翻译还是要有边界,什么时候必须忠实原文,什么时候有意译的自由,必须清楚,否则会闹大问题。我今年有篇文章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主要针对荷尔德林的那句诗,“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归结到译文,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译,或者说是中国译者的想象和发挥。据我考证,此诗较早的汉译来自英文。而英文的poetic是无法译回德文原文所用的dichterisch这个词的,所以汉译就成了“诗意”,但这并非荷尔德林的本意。“诗意地栖居”这种表达颇有中国老庄哲学的意味,若是荷尔德林能懂得这句汉语的其中三昧的话,他绝不会发疯。依照我的理解,dichterisch从Dichtung派生而来,强调的是创作的意思,在他看来,创作是生命所依;我们再看“栖居”:德文的原文用的是wohnen,很平常的一个词,而中文“栖居”是鸟停在树上的意思,明显的诗化了。如今“诗意地栖居”已经蜚声海内文坛,我也无力挽回,但还是想指出这个问题,这句译文说得严重点就是以讹传讹。
 
但是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看到表达更“美”的译文可能更具传播效应,尤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上。比如现在经常在网上流传的一些翻译,他们将外文诗套用各种中国的格律来翻译,精神上是相符的,但是从细节来看,转译的成分非常多,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你说得没错。德国很多大文豪也曾把中国的唐诗宋词进行改编,表达非常的漂亮,但是他们将这看作再创作,并不以此作为翻译。如果有的中国翻译要这样做,完全可以,但是得声明。如果这也是翻译,那所有的人都可以抓住某个文本的只言片语进行发挥,翻译还存在吗?《文汇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叫《抠字眼的翻译该更新了》,而我的文章恰恰是在抠字眼,如果翻译都不抠字眼了,该如何是好?现在的一个趋势就是打破翻译的界限,所以翻译的外延越来越大,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注意的大问题。当年鲁迅在翻译理论上曾主张 “硬译”,现在来看,他本人也有很多苦衷。当然我们知道现在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比如莫言获奖之后,他对葛浩文说,“怎么翻译是你的事情”。我们看葛浩文的译文,会发现莫言原文中的很多情节都被改掉了,那西方读者如何知道这是莫言的原意还是葛浩文的创作?如果我是译者,我会加注说明,原文是怎样,我是如何改编的,对原作者负责。
 
中国翻译研究院日前在北京成立,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围绕建设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目的,组织研究涉及包括中国经典文学、历史、哲学、中医中药等传统经典,中国文化与文明和涉及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道路、制度、理论、价值观念等时政类对外翻译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权威的对外发布机制”。您对中译外的工作有何看法和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讲我的一段经历:上海世博会前夕,上海音像出版社制作了一套光碟,叫《走进新上海》,我校受委托将此文译成各个语种,我当时负责翻译德文版。译后我还写了一篇文章以为感慨:这种文章没法“译”!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是,汉语原文的作者眼界不高,行文浮夸,什么都说成“最好的”。有一句,说虹桥宾馆的建筑完全是用美国标准。我在译文完成后请一位母语者校稿,对方和我讲:‘卫先生,对于我们而讲美国标准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因此,我不得不打破自己始终遵循的忠实原则,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修改。如果我们是向国外的受众介绍中国现状,不能简单的翻译原文,而是要再创作,要顾及对象国读者的Erwartungshorizont(理解准备)。最好是由懂外文的中国人和懂中文的外国人一起拟定稿件,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有一个机构组织这样的工作,更需要合适的策略。而对于经典的古典著作的翻译,我认为要尽可能的忠实。这部分作品,年代久远,在国外流传很广,改编也很多,如果要进一步发掘的话,需要更加完整精准的译本。因为欣赏阶段过后,就是研究阶段。改编的作品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可能会产生误读。针对对外翻译,我还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对外宣传、树立中国的积极形象,需要各个方面的工作共同作用,对外翻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高速发展而文明水平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要依靠对外翻译提升国家形象,有些“勉为其难”。可能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力的增强,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对外翻译才能有的放矢,国外的受众也更容易接受。
 
对于中国目前的翻译界,您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翻译的产量之巨大,是民国时期无法比拟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经典作品,重译多、新译少。就比如《浮士德》这么难翻的作品近几年竟有七八个版本涌现出来。可是歌德还有多少经典的作品还没有汉译?目前大家所做的歌德作品的翻译大部分在民国时就有了。对于其他作家的译介也都存在这个问题。要知道,“重译”和“新译”所花费的功夫完全是没有可比性的。相比于前人,如今的翻译没有那么勤奋,乐于取巧。从时间的维度来看,语言的变化的确非常大,重译有其一定的理由,比如在郭沫若翻译的歌德译本之后几十年,再出现一个新的译本,我认为是正常的。可是不断有出版社、翻译在重复的翻译一些作品。原因之一就是出版经典的作者不存在版权问题,然而一方面重译浪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多,另一方面还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无人问津,这是非常可惜的。还有一个问题,对于英语以外的小语种,还有大量的人文社科类的著作是从英语转译而来。就以德语为例,我所收藏的不少译本都是由英语转译,原因所在可能是合格的德语翻译人才相对欠缺,而英语过剩。对于译者的素质我想说,翻译需要锤炼,没有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的积累,恐怕下笔就没有把握。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常识:翻译不仅外语要好,母语更要出色。民国时期,很多翻译家本身就是作家,他们的母语清晰流畅,而现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大部分是外语教师或者研究人员,总体上来看,其母语功底和民国时的作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所以我认为,如果有志于翻译事业的话,除了外语水平要过关以外,母语的能力一定要提高。
 
人物介绍
 
卫茂平,上海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德语专业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等职。1982年6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赴德国留学,主修德语文学,辅修英语语言文学、历史学。1989年11月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底回国任教。1994年至1996年为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著作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前已经出版德语文学、哲学译著约三十余部。其中有《青年维特之烦恼》、《恶-----或者自由的喜剧》,《迸涌的流泉》、《惨败》、 《尼采思想传记》、《朝霞》、《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等;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对德语文学影响史述》、《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主笔)、《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等,此外还参加了多部德语词典和德语教材的编撰工作。

世联翻译-让世界自由沟通!专业的全球语言翻译供应商,上海翻译公司专业品牌。丝路沿线56种语言一站式翻译与技术解决方案,专业英语翻译日语翻译等文档翻译、同传口译、视频翻译、出国外派服务,加速您的全球交付。 世联翻译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交往城市设有翻译基地,业务覆盖全国城市。每天有近百万字节的信息和贸易通过世联走向全球!积累了大量政商用户数据,翻译人才库数据,多语种语料库大数据。世联品牌和服务品质已得到政务防务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等近万用户的认可。
  • “贵司提交的稿件专业词汇用词准确,语言表达流畅,排版规范, 且服务态度好。在贵司的帮助下,我司的编制周期得以缩短,稿件语言的表达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我单位是一家总部位于丹麦的高科技企业,和世联翻译第一次接触,心中仍有着一定的犹豫,贵司专业的译员与高水准的服务,得到了国外合作伙伴的认可!”

    世万保制动器(上海)有限公司

  • “我公司是一家荷兰驻华分公司,主要致力于行为学研究软件、仪器和集成系统的开发和销售工作,所需翻译的英文说明书专业性强,翻译难度较大,贵司总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诺达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为我司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开拓提供小语种翻译服务中,翻译稿件格式美观整洁,能最大程度的还原原文的样式,同时翻译质量和速度也得到我司的肯定和好评!”

    上海大众

  • “在此之前,我们公司和其他翻译公司有过合作,但是翻译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所以当我认识刘颖洁以后,对她的专业性和贵公司翻译的质量非常满意,随即签署了长期合作合同。”

    银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我行自2017年与世联翻译合作,合作过程中十分愉快。特别感谢Jasmine Liu, 态度热情亲切,有耐心,对我行提出的要求落实到位,体现了非常高的专业性。”

    南洋商业银行

  • “与我公司对接的世联翻译客服经理,可以及时对我们的要求进行反馈,也会尽量满足我们临时紧急的文件翻译要求。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 “翻译金融行业文件各式各样版式复杂,试译多家翻译公司,后经过比价、比服务、比质量等流程下来,最终敲定了世联翻译。非常感谢你们提供的优质服务。”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我司所需翻译的资料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翻译难度大,贵司总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一次业主单位对完工资料质量的抽查中,我司因为俄文翻译质量过关而受到了好评。”

    中辰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我司在2014年与贵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贵公司的翻译服务质量高、速度快、态度好,赢得了我司各部门的一致好评。贵司经理工作认真踏实,特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新华联国际置地(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 “我们需要的翻译人员,不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贵公司的德文翻译稿件和现场的同声传译都得到了我公司和合作伙伴的充分肯定。”

    西马远东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在这5年中,世联翻译公司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热情、周到深深的打动了我。不仅译件质量好,交稿时间及时,还能在我司资金周转紧张时给予体谅。”

    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我公司与世联翻译一直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这家公司报价合理,质量可靠,效率又高。他们翻译的译文发到国外公司,对方也很认可。”

    北京世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贵公司翻译的译文质量很高,语言表达流畅、排版格式规范、专业术语翻译到位、翻译的速度非常快、后期服务热情。我司翻译了大量的专业文件,经过长久合作,名副其实,值得信赖。”

    北京塞特雷特科技有限公司

  • “针对我们农业科研论文写作要求,尽量寻找专业对口的专家为我提供翻译服务,最后又按照学术期刊的要求,提供润色原稿和相关的证明文件。非常感谢世联翻译公司!”

    中国农科院

  • “世联的客服经理态度热情亲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都落实到位,回答我们的问题也非常有耐心。译员十分专业,工作尽职尽责,获得与其共事的公司总部同事们的一致高度认可。”

    格莱姆公司

  • “我公司与马来西亚政府有相关业务往来,急需翻译项目报备材料。在经过对各个翻译公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权衡下,我们选择了世联翻译公司。翻译很成功,公司领导非常满意。”

    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客服经理能一贯热情负责的完成每一次翻译工作的组织及沟通。为客户与译员之间搭起顺畅的沟通桥梁。能协助我方建立专业词库,并向译员准确传达落实,准确及高效的完成统一风格。”

    HEURTEY PETROCHEM法国赫锑石化

  • “贵公司与我社对翻译项目进行了几次详细的会谈,期间公司负责人和廖小姐还亲自来我社拜访,对待工作热情,专业度高,我们双方达成了很好的共识。对贵公司的服务给予好评!”

    东华大学出版社

  • “非常感谢世联翻译!我们对此次缅甸语访谈翻译项目非常满意,世联在充分了解我司项目的翻译意图情况下,即高效又保质地完成了译文。”

    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

  • “在合作过程中,世联翻译保质、保量、及时的完成我们交给的翻译工作。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服务热情、周到,能全面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

    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我们通过图书翻译项目与你们相识乃至建立友谊,你们报价合理、服务细致、翻译质量可靠。请允许我们借此机会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很满意世联的翻译质量,交稿准时,中英互译都比较好,措辞和句式结构都比较地道,译文忠实于原文。TNC是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给我们美国总部的同事后,他们反应也不错。”

    TNC大自然保护协会

  • “原英国首相布莱尔来访,需要非常专业的同声传译服务,因是第一次接触,心中仍有着一定的犹豫,但是贵司专业的译员与高水准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

  • “在与世联翻译合作期间,世联秉承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以上乘的品质和质量,信守对客户的承诺,出色地完成了我公司交予的翻译工作。”

    国科创新(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 “由于项目要求时间相当紧凑,所以世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力按照时间完成任务。使我们在世博会俄罗斯馆日活动中准备充足,并受到一致好评。”

    北京华国之窗咨询有限公司

  • “贵公司针对客户需要,挑选优秀的译员承接项目,翻译过程客户随时查看中途稿,并且与客户沟通术语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准确的了解到客户的需求,确保稿件高质量。”

    日工建机(北京)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

18017395793

一键添加微信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