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派诗人、翻译家袁可嘉_世联翻译公司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九叶”派诗人、翻译家袁可嘉

记者从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处获悉,著名诗人、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袁可嘉先生于当地时间2008年11月8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7岁。同为“九叶派”的诗人郑敏称,“‘九叶派’只剩下我这一片树叶了。”

  诗歌、翻译诸领域均有成就

  袁可嘉先生1921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翻译、外文出版社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民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袁可嘉先生在新诗创作和新诗理论、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

  “九叶派”很松散

  “九叶派”诗人郑敏称,袁可嘉多年前去了美国的女儿家,中途回来与自己吃过一顿饭。“他去美国后,我们就没有什么联系了。”郑敏还回忆,在西南联大,自己读的是哲学系,班次比外语系的袁可嘉高,两人来往不多。“袁可嘉到社科院工作时,我已经从那里离开了。我们俩有一点比较相同,就是都不太关心政治。实际上,‘九叶派’很松散,成员之间的往来远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密切。”(记者张弘)

  - 袁可嘉著述

  袁可嘉于1941年开始发表新诗,并与穆旦等人共同形成了“九叶诗派”,主编有诗选集《九叶集》(1981)。由他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大规模译介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具有破冰解冻的意义。袁可嘉主要译著有《布莱克诗选》等。诗理论《论新诗现代化》对新时期诗歌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2008年11月8日,“九叶派”诗人袁可嘉在纽约逝世。至此,这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只剩下最后一片叶子——诗人郑敏。而袁可嘉的离去,也难免让人怀想起,那曾经群星灿烂的文学时代。

  “九叶派”又一片叶子凋落了。美国当地时间11月8日,“九叶派”诗人,著名翻译家袁可嘉在纽约去世,享年87岁。“生命脱蒂于苦痛/苦痛任死寂煎烘/我是锈绿的洪钟/收容八方的野风。”这是袁可嘉写于1946年的诗作《沉钟》中的一节,现在看来如同谶语,袁可嘉这一代诗人显然拥有毋庸置疑的才华,可是过于严苛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刚刚绽露的诗思迅速熄灭,那收容八方野风的奇想毕竟流于年少的轻狂。

  从年少轻狂到沉默坚持

  1941年秋,袁可嘉入读西南联大,这所中国现代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学决定性地影响了袁可嘉的一生。西南联大外语系集中了当时的一批著名文学家和教授,如叶公超、燕卜逊、冯至、卞之琳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教学影响了正在西南联大就读的一批才华出众的学子,他们之中,穆旦、王佐良、杨周翰、杜运燮、郑敏等都热衷西方现代派文学,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袁可嘉入校时,穆旦等高年级同学都已毕业,他可算是西南联大诗人群中较年轻的一位了。

  那个时期,袁可嘉正当年,在诗歌创作和批评两个方面都多有撰述,他的诗歌才华虽然不及穆旦耀眼,但是他对现代派技巧的运用也颇娴熟,在“九叶派”中算是独树一帜的。相对而言,作为诗歌批评家的袁可嘉贡献要更大一些,在1946年底到194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袁可嘉写了一系列有关新诗的评论文章,针对当时以七月派为代表的左翼诗人,断然否定诗歌和政治之间有任何从属关系。这些观点在今天已被大多数诗人当作常识接受,可是在当时它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将这些早年文论和写于1980年的《九叶集》序言比较,可以清晰感受到命运对诗人的催残。这本诗集是“九叶派”被人为尘封三十多年后的再度露面,袁可嘉在序言里介绍了这些诗人的写作,并且特别强调他们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一面。对于穆旦,他评价的是欢呼“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赞美》;而杜运燮的诗,他评价的则是讽刺抗战后物价狂涨的诗《追物价的人》。这篇序言在诗学上的价值显然不如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那些诗论,可是序言背后的潜台词仍然让人心痛。回想起来,在一个疯狂的年代,“九叶派”诗人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品质,这和他们在解放前的那些出色的诗作中流露出来的品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决定性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

  在创作的沉默期,袁可嘉和其他几位九叶派诗人一样,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对西方文学的译介中,通过另一种方式默默塑造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形象和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所有习惯于阅读西方现代诗歌中译本的当代诗人都要向袁可嘉、穆旦、陈敬容等九叶派诗人兼翻译家致敬。他们不仅以解放前的少作和他们自己的品质,给当代青年诗人树立了精神上某种传承的传统和可能性,而且以他们大量的翻译直接影响到后辈诗人的创作,比如袁可嘉翻译的叶芝,穆旦翻译的艾略特和奥登,陈敬容翻译的波德莱尔和艾吕雅,在当代青年诗人中都有广泛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袁可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新小说、垮掉的一代等西方现代派文学介绍到中国,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这一条路其实就是袁可嘉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诗论中提及的道路,当年杳无人迹的道路现在不同了,开始迅速出现一个追随者、两个追随者,乃至于一群追随者。那曾经的歧路现在已成为正途,在这个意义上,袁可嘉和他所在的九叶派是中国现代派文学中最有生命力的种子。望着这道路上熙攘的人群,袁可嘉在去天国的途中也许可以心安。

 
一部实用但未必适用的翻译硕士教材 ——评《文学翻译实用指南》
 
美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新泽西城市大学荣誉教授克利福德•兰德斯(Clifford E. Landers)以其丰富的文学翻译实践经验和体悟,于2001年撰写出版了《文学翻译实用指南》(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一书(下称《指南》),该书出版后即获得文学翻译界诸多好评。中国大陆正值翻译硕士专业(MTI)草创之际,于是将其遴选入“翻译硕士专业(MTI)系列教材•笔译实践指南丛书”,并位居榜首。 该书以类似漫谈的笔法,基于作者的经验得失,结合具体案例,从签订翻译合同到打理翻译工作台,为一般文学译者或有志于文学翻译的读者展示了如何成为一位成功文学译者的有效途径,包括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所遭遇的语言、文化结点甚至印刷错误等问题,如何从签约到出版顺利完成一部文学译著等方方面面的事宜。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迄今不可多得的文学翻译指导性读物,其宝贵经验能帮助文学译者少走不少弯路。但鉴于其论及文学翻译具体问题的浮光掠影性,以及对文学翻译某些问题认识的个人性等原因,笔者认为,它其实并不适合用作翻译硕士教材。
世联翻译-让世界自由沟通!专业的全球语言翻译供应商,上海翻译公司专业品牌。丝路沿线56种语言一站式翻译与技术解决方案,专业英语翻译日语翻译等文档翻译、同传口译、视频翻译、出国外派服务,加速您的全球交付。 世联翻译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交往城市设有翻译基地,业务覆盖全国城市。每天有近百万字节的信息和贸易通过世联走向全球!积累了大量政商用户数据,翻译人才库数据,多语种语料库大数据。世联品牌和服务品质已得到政务防务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等近万用户的认可。